玉米生霉粒的标准是一项硬性收购指标,超过国家规定的2%标准将不允许收购入库。近年来,全国玉米生霉粒超标现象严重,生霉粒多的超过5%,更有甚者超过8%。假定一个市的玉米产量无120亿斤,增加2%的生霉粒,按国家标准就得扣量2.4亿斤,按每斤0.85元计算,会少收入2.04亿元,也就是说生霉粒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损失就要达到1亿。
        那么如何储存才能减少霉变呢?其实玉米在贮存过程中一忌含水量过高。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14%左右;二忌净度不高;三忌受潮;四忌被农药化肥污染;五忌老鼠危害。此外,还应经常检查玉米堆内的温度、湿度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为了防止玉米储存过程中霉变和损失,玉米籽粒贮藏前和贮藏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干燥降水。可采取曝晒或烘干处理,含水量12.5%以下,  温度20-25℃左右。
第二、除杂净粮。入库前,将成熟度差的籽粒、破碎粒、穗轴碎块及玉米衣(糠屑)、砂土碎块等筛选出来,保证粮食干净。 
第三、防治害虫。玉米在收获、晾晒过程中,常带有蛾蝶类害虫和象鼻虫等甲虫类的幼虫和虫卵,可用过筛和熏蒸的方法除治。熏蒸可选用氯化苦或磷化铝熏蒸,费用低、效果好。但种作玉米不宜用氯化苦熏蒸。
第四、保证适宜的贮藏条件。一是仓贮库房要具有防潮、隔热、密闭与通风、防虫和防鼠性能;二是仓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三是注意贮藏温度。通常水分含量低于13℃,温度不超过30℃;烘干的玉米籽粒入库贮藏温度不宜超过50℃。
近年来,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面粉越白越好,其实不然。现在许多小麦面粉是经过机械刚磨高温高速加工,破坏了小麦自身固有的分子结构,遇高温造成维生素(VB1、VB2、VE等)及小麦胚芽的应养成分大量流失。
欢迎登陆http://www.cllyjx.com查询相关内容,或咨询李经理:18638767286       
电话:0371-67898097        QQ:    285151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