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红叶杰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硅胶、硅橡胶、RTV-2模具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胶、矽胶、矽利康
您现在的位置: 橡塑 > 合成橡胶 > 硅橡胶 > 深圳市红叶杰科技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深圳
  • 产品品牌:红叶硅胶
  • 包装规格:638
  • 产品数量:8000000
  • 计量单位:公斤
  • 产品单价:38
  • 更新日期:2016-01-26 10:18:10
  • 有效期至:2017-01-25
  • 收藏此信息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 详细信息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制作工艺:

  砂岩是采用砂岩专用树脂、石英砂等材料精制而成的。它模仿天然石材的外形纹理,具有质地轻、色彩丰富、不霉、不燃、便于安装等特点。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的特色:

  砂岩用模具硅胶要有一定的直立性,硬度较高,变形率小(小于千分之二),抗撕抗拉强,对文化石类产品材料有较好的封孔性能,气泡相对较少,翻模次数多,使用寿命较长。

  水泥雕塑专用模具硅胶应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1.模具硅胶为什么会出现翻模次数少?

  在制作模具过程中添加了太多的硅油,硅油破坏了硅胶的分子量,所以模具会出现翻模次数少不耐用等现象。如果说做小件产品花纹比较复杂的产品,用硬度大的硅胶来开模,就会出现翻模次数少的现象,因为硅胶过硬的时间会很脆,容易折断。相反,如果做搭建产品而用硬度小的硅胶来做模具,那结果同样会是不如人意的。因为硅胶太软,它的拉力和撕裂强度会降低,做出来的模具会变形,所以翻模次数就会降低。模具胶本身质量都很好,硅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我们要采用适合产品硬度大小的硅胶来制作模具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2. 为什么模具硅胶会出现烧模的现象?

  因为不饱和树脂和树脂产品加了过氧化物的固化剂以后,遇树脂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树脂固化时间为3分钟,所以3分钟后要尽快脱模,才能够防止硅胶模具不会产生烧模的现象。

  3. 为什么模具硅胶会出现表干里不干的现象?

  模具硅胶是属于缩合型硅胶,它是靠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固化的,硅胶在制做的过程当中,把水份蒸干了,而没有调入适量的水份,就会出现此现象。解决方案:这个现象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控制水份,提升硅胶的储存期,保质期长久才会出现些现象,只要在使用硅胶的时候,适量添加0.05%水份,搅拌均匀就可以解决些状况了。

  4. 为什么模具硅胶会出现拉力差的现象?

  因为客户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为了减小硅胶的粘度,使硅胶容易操作而在硅胶中大量的添加了硅油,这样就会使硅胶变得很软,产生不耐拉,撕裂强度降低,拉力变差的现象,从而造成模具不耐用,使用寿命短,翻模次数少等现象。

  5. 为什么模具会出现冒油状况?

  模具硅胶本身是不会冒油的,出现冒油就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添加了复合型硅油(硅油与白矿油的复配体),因为白矿油是石油化工产品,不是硅油。

  6. 为什么模具会产生不耐酸碱,不耐老化的现象?

  在制作硅胶模具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客户最好不加任何硅油,如果需要的话,硅油添加量最多不要超过5%-10%。因为硅油的添加量过多会破坏硅胶的分子量,所以做出来的模具会产生不耐酸碱,不耐老化的现象。

  7.为什么模具硅胶做出来的模具会出现表面有痕迹,条纹,不光滑等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是要复制的产品或模型没有进行打磨或抛光的缘故。因为实际上模型或产品本身是不够光滑或完美,所以要复制的产品或模型如果没有经过打磨或抛光,再好的硅胶做的模具也会不美观、不够光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打脱模剂的时候,没有涂刷均匀也会造成模具不光滑。

 

      如果您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登录我们公司网站查询,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服务人员QQ:2389078451,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2389078451@qq.com,更可以直接拨打热线电话:18719821705

深圳市红叶杰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袁先生
手机:18719821705、 18938867534

传真:0755-89948030    QQ:2389078451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六联村石碧红岭一路3号A栋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