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纺织印染业第一大国,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占整个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印染废水因其水量大、碱度高、水质波动大、色度深、污染物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染化料助剂品种的多样化,公司原有工艺已满足不了目前的排放要求,尤其是废水中的COD、色度等指标;加之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传统行业的技术要求的愈加严格,印染行业尤其印染废水面临着技术工艺的革新优化。为满足日益严格的印染废水的排放标准,公司在原有废水处理单元的基础上,采用了“芬顿强化铁碳微电解+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工艺对原二沉池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 工艺流程? ? 根据公司废水来源中成分的不同,对不同工序的废水进行了分类收集,单独处理;首先,退浆废水因其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将该部分废水单独收集后,经调节后预先进入IC厌氧池进行水解发酵,然后进行后续处理;类似地,面料在进行丝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丝光废水,由于该过程用到大量的烧碱,碱度较大,为持续改进优化工艺,推进清洁生产,一方面进行梯级丝光;另一方面对丝光废水单独收集后利用拓扑多效蒸发器对其进行4级蒸发后,回用于生产。其他的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与经过IC预处理的退浆废水混合后,进入后续“厌氧+AO好氧+深度脱色”处理单元进行废水的集中处理。? 虽然利用原有工艺目前可以满足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但是,随着国家环保部对印染废水处理处置的要求日益严格,公司结合目前的处理能力以及处理水平,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将后续的深度脱色工艺,修改为芬顿强化铁碳微电解工艺对生化过程中仍然残留的难降解的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进一步降低COD,色度等指标的目的。 结果与讨论? 该工艺小试实验首先在公司工业园开展,连续运行近5个月后,通过实验的COD值以及出水色度已基本满足直接排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