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管托性屋面垫层改为不聚氨酯管托的卷材作为隔汽层空铺于屋面基层,使现浇混凝土屋面的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排放,减缓混凝土屋面的水汽向保温层排放的速度;使用聚氨酯管托性的聚氨酯管托作为建筑包覆系统(后称聚氨酯管托),阻止了建筑外部渗入的液相水与汽相水的同时,又使保温层的水汽迅速排放出去。隔汽层与聚氨酯管托的配合使用,加强了建筑气密性、水密性,解决了防潮与霉菌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从而真正达到了节约能耗
20世纪80年代末,聚氨酯管托方案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被广泛应用于居住建筑与公用建筑,聚氨酯管托建筑构造被誉为“会呼吸的房子”。聚氨酯管托铺设于保温层之上,有效保护保温层,保温层之上不需要再浇细石混凝土,方案的优化降低了建筑造价。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相继引进德国、美国的技术,开始大量生产并应用聚氨酯管托。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06年聚氨酯管托也进入中国市场。
以杜邦特卫强、NTET宁泰节能技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积极起草参编了GB50693-201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08J925-2《压型钢(铝合金)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二)》、以及《透汽聚氨酯管托垫层(聚氨酯管托)》等相关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国标对聚氨酯管托的相关物理性能指标给出了具体规定,对屋面、墙体的构造做法以及相关节点都做了详细说明,相关国标的出台,使聚氨酯管托已经不再是新鲜玩意。
聚氨酯管托的工作原理:
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 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汽聚氨酯管托有了聚氨酯管托的功能。
聚氨酯管托的生产工艺:
主要有三种:1. 流延复合。这种工艺是用聚氨酯管托粒子热熔后依靠聚氨酯管托本身的粘性复合。缺点是几乎不聚氨酯管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办法能用此工艺生产真正的高聚氨酯管托聚氨酯管托。2. 喷胶或刮胶复合(热熔胶复合)。这种工艺最早应用在卫生巾和尿不湿,以及防护服上,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几乎都是用这种工艺生产高聚氨酯管托的聚氨酯管托材料。缺点是聚氨酯管托量比较低,因为中间聚氨酯管托的微孔实际上都被热熔胶堵死,另外,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耐温度非常低,仅能承受60度的温度。因为这种胶水实际上是一种压敏胶(不干胶)。简单的例子就是冬天时候,双面胶带几乎没有粘性,会开胶,但是到了夏天,双面胶带表面的胶会化胶。用这种工艺做的聚氨酯管托质量可想而知。施工时,只要有一定的温度,无纺布就会开胶分层。有哪家施工方能保证施工时,一铺完聚氨酯管托马上就盖屋面呢?所以,这种聚氨酯管托只能是真正聚氨酯管托的假冒伪劣产品,在欧美国家完全没有市场。(s5总决赛小组赛)(长沙跑车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