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不管你的想法是什么,只要大胆地去做,创业梦想必能照进现实。我们正年少,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就应多多尝试,做一个实干派!若然一个真正拼尽全力的人去争梦想,谁不曾击得落花流水。唯有经历过千难万险才能明白其中的难能可贵,就以青春的名义去激发心中的热血与永不言败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它。</p><p></p><p>为何而创</p><p></p><p> 多次创业的李永康,在与李文俊创立中国-东盟创业会之前,早已发现不少电子产品,如晶片,会议系统,医疗器械,都是从国外进口中国的。他萌生了如何让中国产品拓展至世界各地的念头。他折服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从无到有把一个一个城市发展起来,他佩服国家领导人为中国梦而使出浑身解数。因此,身为炎黄子孙,他也要为中国这个地方出一分力,将有志向的华侨带进来,将中国的美好普世化。几年前在东盟窗户南宁市与来自新加坡的华侨李文俊结识,就奠定他们必须一起做些事了。</p><p></p><p>为谁而创</p><p></p><p> 听同是创业导师的中国-东盟创业会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李文俊一席话,进一步了解双李是为何而创的。李文俊认为世界何其大,创业不分国界。世界舞台上,个人微不足道。不过,不少人在各自领域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为之奋斗的心。众人拾材火焰高,需要的是一支拥有共同价值观、能相互感同身受的团队,结束各自单打独斗的无力拼搏。世界并非以国界或者民族来界定,而是以人道大同来驱动。笔者看得出,双李是在中国崛起之际,汇聚新加坡、香港等海外华侨的能量,助人创业从而照亮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这么一个凝心聚力的团队便应运而生——中国-东盟创业会。</p><p></p><p>共创什么</p><p></p><p> 双李是典型的傲骨。他们将“不可能”吞下,将一切皆可能吐出来,散发出去,普世化。这是创办中国-东盟创业会的起心动念。有人说大多数海外华人在小有成就之后会选择安逸多过继续奋斗,因此在海外成功的他们要在其他地方闯出一番新天地几乎是不被看好的。众说纷纭下的华侨创业人面对的是陌生、孤独、无助,也就是一堵又一堵的墙。新加坡的李文俊和香港的李永康挺身而出,搭建中国-东盟创业会为“桥梁”,用实际行动证明,人们眼中的不可能皆有可能。</p><p></p><p>在哪儿共创</p><p></p><p> 李文俊、李永康因着同样一颗为普世人谋发展的心,一拍即合。他们遵循中国梦的发展,通过认同中国梦,从而共筑中国梦。他们知道中国梦、普世梦是我们这代人的事,不可假手于人。在中国,他们最关注的无疑是中国梦最柔软的的地方,即中国农产链创新与大学生创业的落实课题。两人力排众议只为尽自身一点绵薄之力建造一座能让新加坡、香港等地海外华侨到中国共同助推人人皆可出彩的环球桥梁。</p><p></p><p>与谁共创</p><p></p><p> 这是一个以助人创业为核心,通过孵化器的运作来实现有志者创业梦想的团队:中国-东盟创业会。它充分嫁接了“公益思维”和“商业价值”,更是一个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创举。在促进中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企业家交流的同时,也为时下有志创业者提供无限资源,更让众人在中国创业营商道路上不再孤单。</p><p></p><p>创,就在当下</p><p></p><p> 从中国-东盟创业会的“为何而创“,笔者认知到大胆做,让创业梦想照进现实是有必要的。生命往前播送,没有回头路。莫让舒适成为青春的坟墓。不要沮丧,不必惊慌,做努力爬的蜗牛、坚持飞的笨鸟。我们试着长大,一路跌跌撞撞,然后遍体鳞伤。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脚踏实地大胆落实,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创业梦想照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样。</p><p></p><p> -- 厦门大学生叶惠缘心向创业,2015年12月9日与双李一席话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