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影响不干胶印刷干燥速度的因素,我们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水斗溶液因素
 
        水斗溶液里就离不开酸性物质,一是平凹版需要补充印刷过程中损耗的无机盐层,磷酸和其它酸性物质具有清洗墨脏的功能,酸性则会使油墨的干燥受到破坏。水斗溶液酸性越强,不干胶印刷油墨的干燥时间就越缓慢。所以要控制好水斗溶液的PH值,在调配水斗溶液时,按润湿粉剂的说明进行操作。在润湿液里再加入一些阿拉伯树胶,增强亲水去脏的能力,减少油墨乳化后影响干燥;
 
        (二)收纸堆放因素
 
        不干胶的堆放与印迹干燥快慢有很大影响,胶印油墨是氧化结纸张上,油墨墨膜干燥靠的是与空气中氧产生氧化现象、聚合放热的反应,如果纸张表面光滑,堆垛较高,空气难与印迹接触,必然会出现一台张纸中间部分堆积厚,印张干燥缓慢。为了加快不干胶墨膜的干燥,往往是采取用木夹板在收纸台上分多层将印张分隔出来,减少堆放过厚,加快干燥,或者印张印刷结束了等待一定时间,对印刷半成品进行透风,目的是增加印迹与空气的接触,加快不干胶干燥;
 
        (三)油墨辅助材料因素
 
        透明的冲淡剂和白油、去粘剂等都有抑制油墨干燥的性质,使印迹干燥变慢。冲淡剂、维利油、白墨、白油等主要的成分是连结料和氢氧化铝中往往会有三氧化二铝的存在,它是不溶于水的。由于氢氧化铝遇水易离解,所以在不干胶印刷中会增加油墨的乳化程度,所以使印迹干燥较慢。在胶印过程中,为了改变油墨的印刷适性,或者降低油墨的粘度,往往加入去粘剂等不干性的辅料,基本上不影响不干胶色彩的光泽和流动性。但是不能用量过多,因其不干性和渗透性的物质,容易引起印迹干燥慢的弊端;
 
        (四)墨层厚度因素
 
        不干胶墨层过厚会减少墨层与空气的接触,当墨层表面形成薄膜以后,减缓了空气中的氧进入油墨膜内部的速度。墨层厚,油墨与纸张的接触机会反而减少,渗透作用也相应地减少了,所以过厚的墨层干燥速度只能很慢。要控制好墨层的厚度,避免出现墨大、水大,片面的强调厚实和色彩鲜艳,而过分加大墨量等方面造成的墨层厚度过大的弊端;
 
        (五)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内能增大,易与活化基因生成更多的过氧化物,从而加速油类分子的聚合作用。所以说,随着温度升高,油墨的氧化聚合反应会随之增快,从而加快油墨的干燥。另外,环境湿度的高低对水份蒸发速度将会起到一定作用的。环境湿度增高,空气中的氧的活动性也会减弱,降低了油墨对氧的吸人,同时油墨墨膜内层乳化的水分也使墨膜软化,从而使油墨的干燥速度减慢;
 
        (六)纸张因素
 
        纸张对印迹干燥是非常有影响的,往往纸张呈酸性对印迹的干燥影响非常大,纸张的酸性大可以使墨层几天都不能干燥影响不干胶的及时交货,纸张的纤维结构影响印迹的干燥。表面粗糙、结构疏松、渗透性大、施胶少的纸张印迹干燥快,反之表面平滑度高、纤维质密坚韧的铜版纸、卡片纸印迹干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