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首届中国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于5月20日在浙江海宁开幕,本届活动以“引领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包括民营资本与人才科技项目合作交流,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示交易会,高峰论坛,高校成果发布会,特色产业专业(管理)人才招聘大会等内容,共有6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23家高校科研院所的500多个科研项目参展,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展开对接。
首届中国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于5月20日在浙江海宁开幕,本届活动以“引领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包括民营资本与人才科技项目合作交流,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示交易会,高峰论坛,高校成果发布会,特色产业专业(管理)人才招聘大会等内容,共有6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23家高校科研院所的500多个科研项目参展,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展开对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届科博会邀请了包括清华、浙大在内的22所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参加,另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70多个优质项目。同时,首期注资2亿元的创投资金也已启动。
“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科技人才是关键”,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毅表示,希望通过唱响科博会、海交会品牌,搭建起海外智力资本和长三角民营资本的有效对接平台,为长三角、浙江省特别是海宁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机遇和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
“相比其他城市,海宁在长三角地区具有四大优势。”林毅介绍,海宁一小时车程内有五个国际机场,构成了极好的区位优势,为长三角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在海宁集聚和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较低的成本;第二,海宁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又在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海宁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海宁吸引力;第三,海宁及周边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区域块状经济特色非常明显,这是海宁的产业优势所在;第四,海宁政府部门正在修订出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对于科技项目和人才引进方面将提供比以往更大的扶持力度。
据了解,海宁已与科技部达成了初步意向,依托科技网进行科技人才项目的展示与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科博会,力争将科技创新打造成为海宁的城市“新名片”。
关键字(名称、地点等):
展会起始时间:
类别: 省内 国内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