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效应
日期:2009-03-11
展览活动是经济界定期集聚,检阅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场所和平台,它通过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供需双方面对面的交流,引导行业发展潮流,扩展行业发展空间,提供市场机会,促进要素流动,从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而展会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会展业日益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高水准的品牌展会。如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上海工博会、北京科博会等,这些品牌展会成为国内外企业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成为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的前沿,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纵观历年来所办展会,可以发现许多特色展会都是依托一定的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带动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如果一个地区拥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切入点就多。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依托当地产业集群优势,把专业展会办在“家门口”的方式,已成为当前会展业的一种趋势。而与此同时,一个成功的展会往往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特色产业扩大影响的媒介,成为推荐地方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自1995年起每年都举办小商品博览会。2002年后升格为国际性博览会后,使这座非中心城市名声鹊起,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小商品集散中心。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了5大会展经济圈雏形,它们分别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东三省老工业基地为基础的东北会展经济带、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形成的中西部会展经济带和京津会展经济带。以这5大会展经济带所具有的特色产业为依托,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展会,将会放大展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以形成最早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为例,由于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这里一些新的中心城市,如深圳、东莞、顺德等已形成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钟表、玩具、建材、家用电器、电子通讯、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非常发达,这些发达的产业为华南地区展览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使其适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展会。同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展会也为这些生产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客源,更促进特色产业的顺畅运转。 特色产业以品牌展会为平台,品牌展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它们之间已经互为载体、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发展与当地特色经济相关的展览展会,充分利用展会所产生的平台效应,必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本站)
声明:本网转载作品一般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