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花落成都
日期:2009-01-21
各位领导、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将于2009年7月在成都举行。今天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成都震后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成都会展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
一、成都基本情况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美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常住人口1180万人。2008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00亿元以上,增长12.1%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1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3亿元,增长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0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5亿元,增长19%。
近年来,成都先后被评为中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商务城市、中国最具活力城市,也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与全国大多数的城市相比,成都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是市场辐射面广,不仅覆盖四川8700多万人口,也辐射西南六省市区2.5亿人口。
二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拥有快速、高效一体的交通网络,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开通了国内航线200多条,国际航线27条。
三是金融服务比较完善,目前有中外金融机构26家,金融服务中心15家,金融网点数千个。四是开放程度较高,是外商投资西部的聚集区,在蓉外资企业达4431家,在成都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里有128家。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是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六是成都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航空、机械、医药、食品等5大综合性工业体系,涉及15个大类、1000余个品种的产品规模。
七是政府服务规范高效,多年来致力于规范的,是全国行政效能较高的城市之一。
八是成都及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成都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金沙遗址、古蜀文明和三国文化誉满海内外。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等四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六大著名的旅游胜地均在成都经济圈辐射范围内。
九是灾后重建为成都创造了新机遇。这次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给我市比邻震中的四个远郊市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他们的经济总量只占我市的12%,由于成都平原特殊的地质机构,我市主城区和大部分市县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多年积累的综合实力和基础没有受到大的破坏,经济继续保持在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我市将在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四大领域集中加强投资,预计到2010年将实现累计完成投资1.2万亿元,这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为医药、建筑建材、交通、通讯、电力、装备制造、家电、物流等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机,也给培育以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展提供了良机和发展空间。
二、成都会展业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1987年,成都会展经济正式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构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的目标以来,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成都会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成都是全国最早设立会展业管理专门机构的城市。现拥有30多个部门“并联运行”的会展政务服务体系。政府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会展业投入。成都大型场馆主要有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都天府博览中心、四川省科技馆4家,场馆面积突破20万平方米,能承接不同规模、类型的专业展、会议和节庆活动。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体博会”、“全国医博会”、“2006中欧洽谈会”等300多个展览会和中国西部论坛、中法经济论坛、国际人居大会等1500多场会议,办会经验丰富,有专门的会展组织机构和优秀的承办队伍。
2008年,成都会展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坚持会展经济“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科学发展方向,克服自然灾害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会展经济发展,实现了会展业又好有快发展、助推服务业尽快复兴的目标任务。
震后,成都立足会展产业,迅即召开了有公安、消防、建委、卫生、商务、安监等部门和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天府博览中心、省科技馆、新东方展览公司等企业参加的专题协调会,确保会展政务服务体系和会展场馆迅速正常运转。与此同时,为发挥会展业的带动作用,助推服务业复苏,及时启动了一批会展节庆活动,陆续举办了一批重大会展项目,效果明显。如:2008成都购物节、第九届中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2008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等数十个项目。
2008年,我市举办展会节庆活动260多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有5个,会展业直接收入(产值)超过13.5亿元,来蓉客商达到110万人次,来蓉参节的人数达600万人次以上,拉动消费超过180亿元以上。全力办好2008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6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08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等数十个重点展会。同时申办到18个展会节庆和赛事活动来蓉举行。成都会展业在业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中国贸促会11月公布资料,将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共同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
(二)成都会展业发展前景广阔。2009年,成都将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为核心,立足成都“三中心、两枢纽、四基地”的战略定位和优势产业、优势资源,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大机遇”,以“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拉动需求为重点,通过规划先导,专业分工,集约管理,国际取向,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会议目的地、会展总部集聚区、节庆活动中心,全面提升会展产业的竞争力,使会展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在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全年举行会展节庆活动280个以上,会展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0%,拉动消费200亿元以上。5万平米以上展会6个。2009年将实施“‘三个十’会展全面提升工程”,即:一是办好2009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2009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信用与风险大会、2009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等10个大型来展;二是办好2009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第10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第12届成都国际汽车展、第10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09中国中医药博览会等10个自办展;三是申办10个大型展会项目。
未来3—5年,成都将全面推进“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会展业“三化”发展战略。在城市特色上,依托浓厚的休闲和消费氛围,继续巩固和提升成都在消费型会展方面的优势。在内容定位上,以专业展为重点,兼顾综合展。在发展格局上,基于“全域成都”的视角,以“一区两带”基本策略为指导,以成都市城市和服务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根据成都会展业发展基础,结合各区域特征、会展资源分布情况,形成“一核三区”的发展布局,即一个核心功能区,展览、会议和节事三个功能主导区。
各位领导和朋友们,作为业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是我们会展人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展会组织机构的领导和代表、会展业界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们到成都参加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欢迎大家多到成都参观考察,到成都办会办展,共创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声明:本网转载作品一般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